寡人 (古代君主、诸侯王的自称)寡人,即为寡德之人,意为“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”。是古代君主、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。中国古代讲究“以德治国”,“以德配天”,就是说君主、诸侯王的权位是上天赋予的,但上天只会把天下给有德的人,君主、诸侯王如果失德就会失去尊贵的权位,所以君主、诸侯王就谦称自己是“寡人”。
寡人guǎrén
[lonely]独处、孤身的人
寡人guǎrén
(1)[I;thesovereign]寡德之人
(2)古代王侯自称的谦称
寡人已同昔日长嫂、当今王后…结为夫妇…
(3)古代王侯夫人的自称
寡德的人。古代国君自称的谦词。
《左传.鲁成公十三年》:「诸侯备闻此言,斯是用痛心疾首暱就寡人。」
《孟子.梁惠王下》:「大哉言矣!寡人有疾,寡人好勇。」
古代诸侯夫人的自称。
《诗经.邶风.燕燕》:「先君之思,以勗寡人。」
汉.郑玄.笺:「寡人,庄姜自谓。」
孤单无伴的人。
如:「他至今仍是孤家寡人一个。」
英语I(firstpersonpronounusedbyroyaltyornobility)
德语einsam
法语moi(lesouverain)
本站内容全部是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,仅供学习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Copyright © 2025 狗狗查 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7636号-6 联系QQ:8651697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