溶蚀 溶蚀成因的岩石建造类型是以碳酸盐岩为基础,以溶蚀作用为地貌成因的主要应力。 由于贵州可溶岩石大面积出露,因而这一类型广布全省。在高温多雨,植物茂盛的地区,雨水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,溶于水中的二氧化碳形成碳酸。 含有碳酸的雨水通过缝隙流入碳酸盐岩等可溶岩地层时,对碳酸盐岩等可溶岩产生强烈的溶蚀作用。因为碳酸盐岩等可溶岩的构成物是碳酸钙,碳酸钙便与雨水中的碳酸发生反应生成碳酸氢钙。 碳酸氢钙能够溶解在水中,被流水带走。碳酸盐岩等可溶岩的缝隙不断被溶蚀而扩大,再加上侵蚀、剥蚀和生物等作用,最后就形成了溶蚀型(岩溶或喀斯特)地貌。
溶蚀róngshí
[corrosion]水流对岩石进行溶解和侵蚀
地面水或地下水对岩石中的可溶性物质所进行的溶解和搬移作用。此一作用在石灰岩地区表现得特别显著。
英语dissolving,erosionbygroundwater,corrosion
法语dissolvant,érosionparleseauxsouterraines,corrosion
本站内容全部是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,仅供学习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Copyright © 2025 狗狗查 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7636号-6 联系QQ:8651697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