鸲鹆眼 qú yù yǎn ㄑㄩˊ ㄧㄩˋ ㄧㄢˇ 鸲鹆眼 亦作“鸜鹆眼”。1.指端石上的圆形斑点。其大如五铢钱,小如芥子,形如八哥之眼,外有晕。以活而清朗,有黑精者为贵。 宋 欧阳修 《砚谱》:“端石出 端溪 ……有鸜鹆眼为贵。” 宋 陆游 《无客》诗:“砚涵鸲鹆眼,香斮鹧鸪斑。” 宋 张世南 《游宦纪闻》卷五:“眼之品类不一:曰鹦哥眼,曰鸜鹆眼,曰了哥眼,曰雀眼,曰鸡翁眼,曰猫眼,曰菉豆眼,各以形似名之。翠绿为上,黄赤为下。” (2).泛指物体上的色晕。 宋 苏轼 《与袁彦方书》:“但葳灵仙难得真者……折之,有细尘起,向明示之,断处有黑白晕,俗谓之有鸲鹆眼。此数者备,然后为真。”
一种端溪砚石。石上斑纹呈圆点状,大小像鸲鹆鸟的眼睛,故称为「鸲鹆眼」。
本站内容全部是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,仅供学习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Copyright © 2024 狗狗查 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7636号-6 联系QQ:8651697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