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渭滨 | 渭滨《韩非子·喻老》:“文王举太公于渭滨者,贵之也。”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九十七回:“昔者吕尚钓于渭滨,及遇文王,一言而拜为尚父,卒用其谋,灭商而有天下。”基本解释《韩非子.喻老》:"文王举太公于渭滨者, |
渭滨垂钓 | 《六韬·文师》载:“文王将田,史编布卜曰:‘田于渭阳,将大得焉,非龙非彨,非虎非熊,兆得公侯,天遗汝师,以之佐昌,施及三王。’……田于渭阳,卒见太公坐茅以渔,文王劳而问之,曰:‘子乐渔耶?’”“太公曰 |
渭滨猎 | 见“渭水猎”。基本解释 见“渭水猎”。 |
横滨 | ⒈日本著名贸易港和工业中心。人口295.9万(1985年)。全国第二大城市。京滨工业区的重要中心,以汽车、炼油、造船、钢铁工业为主。对外贸易额居全国之冠。是世界大港之一。市内外交通发达。市内中 |
问水滨 | 见"问诸水滨"。基本解释见"问诸水滨"。 |
渭滨渔钓 | 见“渭滨垂钓”。基本解释 见“渭滨垂钓”。 |
海滨 | 海滨[hǎibīn]⒈与海邻接的陆地。例海滨疗养院。英seashore;seaside;⒉渐渐斜下的洋岸、海岸,覆盖着沙子、砾石或稍大的岩石碎片的河岸(通常原先位于水面之上,且不长草木),亦指 |
滨近 | 滨近滨近拼音bīnjìn,释义临近,靠近基本解释临近,靠近。网络解释滨近滨近拼音bīnjìn,释义临近,靠近 |
滨涯 | 滨涯滨涯是一个汉语词语,读音是bīnyá,是指水边。基本解释水边。网络解释滨涯滨涯是一个汉语词语,读音是bīnyá,是指水边。 |
滨绥铁路 | 滨绥铁路(濱綏鐵路)[bīnsuítiělù]⒈从黑龙江哈尔滨经牡丹江到边境城市绥芬河,出境与俄罗斯铁路接轨。长548千米。1903年筑成。是东北铁路网主要干线之一。 |
滨海 | 滨海[bīnhǎi]⒈靠近海边;沿海。引证解释⒈靠近海边;沿海。引汉赵晔《吴越春秋·阖闾内传》:“寡人国僻远东滨海。”《后汉书·法雄传》:“永初三年,海贼张伯路等三千餘人,冠赤幘,服絳衣,自称 |
滨塞 | 滨塞滨塞(滨塞)边塞,边远险要的地方。汉桓宽《盐铁论·西域》:“故募人田畜以广用,长城以南,滨塞之郡,马牛放纵,蓄积布野。”《后汉书·袁安传》:“至乎章和之初,降者十馀万人,议者欲置之滨塞,东至辽东, |
渭滨叟 | 指太公望吕尚。泛指隐居待时的贤才或辅佐帝王的良相。参见:渭滨垂钓基本解释 指太公望吕尚。泛指隐居待时的贤才或辅佐帝王的良相。参见:渭滨垂钓 |
滨就 | 滨就[bīnjiù]⒈接近成功。引证解释⒈接近成功。引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云翠仙》:“中贵人亲诣才,见女大悦。恐不能即得,立券八百緡,事滨就矣。” |
滨海区 | 滨海区[bīnhǎiqū]⒈临近海滨的区域;亦指滨海的建成区(如建有房屋和散步道的区域)英coastalregion; |
滨洲铁路 | 滨洲铁路(濱洲鐵路)[bīnzhōutiělù]⒈从黑龙江哈尔滨经大庆到内蒙古边境城市满洲里,与俄罗斯铁路接轨,长950千米。1903年筑成。是东北铁路网主要干线之一,中国和俄罗斯间国际联运的 |
颍滨 | |
颍滨遗老 | |
颍滨翁 | |
岩滨 | |
阳滨 | |
阴滨 | |
泗滨友 | |
泗滨 | |
洛滨笙 | 洛滨笙[luòbīnshēng]⒈亦作“洛宾笙”。⒉语出汉刘向《列仙传·王子乔》:“王子乔者,周灵王太子晋也。好吹笙作凤凰鸣,游伊洛之间。”后借指仙人吹笙声。引证解释⒈后借指仙人吹笙声。引语出 |
率滨 | 率滨[lǜbīn]⒈犹率土。引证解释⒈犹率土。引《宋史·吴越钱氏世家》:“今者幸遇皇帝陛下嗣守丕基,削平诸夏,凡在率滨之内,悉归舆地之图。” |
鲁滨孙飘流记 | ⒈长篇小说。英国笛福作于1719年。英国商人鲁滨孙因所乘船只失事,独自漂流到南美洲附近的荒岛。他依靠劳动顽强地生活,后解救了一个将要被杀的土人,并把他收为奴隶。最后,帮助一个舰长制服叛变的水手 |
路滨 | 路滨[lùbīn]⒈犹路边。引证解释⒈犹路边。引汉张衡《髑髅赋》:“乃命僕夫假之以縞巾,衾之以玄尘,为之伤涕,酹於路滨。” |
率土之滨 | ⒈沿着王土的边涯。犹言普天之下,四海之内。国语辞典率土之滨[shuàitǔzhībīn]⒈率,依循。滨,水边。率土之滨指四海之内。引《诗经·小雅·北山》:「率土之滨,莫非王臣。」元·郑光祖《智 |
胶东半岛海滨 | ⒈在山东省东部沿海。因在胶州湾之东,故名。海岸曲折,多岛屿。海滨多为岩滩,景色美丽。有崂山、青岛海滨浴场、田横岛、成山头、大泽山、烟台山、蓬莱阁、蓬莱水城、蓬莱仙境、刘公岛等名胜古迹。为全国重 |
本站内容全部是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,仅供学习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Copyright © 2025 狗狗查 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7636号-6 联系QQ:8651697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