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 | 解释 |
---|---|
郤始 | 1.亦作"郄始"。2.开始,初始。郄,通"隙"。基本解释1.亦作"郄始"。2.开始,初始。郄,通"隙"。 |
郤曲 | 1.亦作"郄曲"。2.曲折,屈曲。基本解释1.亦作"郄曲"。2.曲折,屈曲。 |
郤兵 | 退兵,撤走军队。基本解释退兵,撤走军队。 |
郤枝 | 1.亦作"郄枝"。2.见"郄诜枝"。基本解释1.亦作"郄枝"。2.见"郄诜枝"。 |
郤地 | 指两国交界之地。即国境线。郄,通"隙"。基本解释指两国交界之地。即国境线。郄,通"隙"。 |
郤縠 | 郤縠郤縠(前682年-前632年),姬姓,郤氏,名縠,春秋时代晋国公族,也是晋国第一任中军将。基本解释《左传.僖公二十七年》:"﹝晋文公﹞作三军,谋元帅。赵衰曰:'郄縠可。臣亟闻其言矣,说《礼》《乐》 |
闲郤 | 闲郤闲郤拼音是xiánxì,注音是网络解释闲郤闲郤拼音是xiánxì,注音是ㄒㄧㄢˊㄒㄧˋ |
窾郤 | 1.空隙。语本《庄子.养生主》:"批大郄﹐导大窾﹐因其固然。"2.要害;法则。基本解释1.空隙。语本《庄子.养生主》:"批大郄﹐导大窾﹐因其固然。"2.要害;法则。 |
批郤導窾 | 【解释】批:击;郤:空隙;窾:骨节空处。从骨头接合处批开,无骨处则就势分解。比喻善于从关键处入手,顺利解决问题。【出处】《庄子·养生主》:“批大郤,导大窾。”基本解释亦作“批隙导窾”。辞典解释批郤导窾 |
郤詵丹桂 | 【解释】比喻科举及第,获得功名。【出处】晋郤诜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,自视为“桂林之一枝,昆山之片玉”。见《晋书·郤诜传》。基本解释1.亦作"郄诜丹桂"。2.晋郄诜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,自视为"桂林之一 |
郤詵樹 | 同"郄诜丹桂"。基本解释同"郄诜丹桂"。 |
郤公 | 古代蜀地豪侠。基本解释古代蜀地豪侠。 |
八郤 | 八郤bāxì八郤春秋晋国郤氏有三卿、五大夫,故号八郤。《国语·晋语八》:“夫八郤,五大夫三卿,其宠大矣。”韦昭注:“三卿,郤錡、郤犫、郤至,又有五人为大夫也。”基本解释春秋·晋国郤氏有三卿、五大夫,故 |
郤詵高第 | 【解释】比喻指科举高中,荣登榜首。【出处】晋郤诜举贤良对策试,为天下第一。见《晋书·郤诜传》。基本解释晋郄诜举贤良对策试,为天下第一。见《晋书.郄诜传》。后因以"郄诜高第"喻指科举高中,荣登榜首。网络 |
嫌郤 | 见“嫌隙”。基本解释见“嫌隙”。 |
郤詵枝 | 1.亦作"郄诜枝"。同"郄诜丹桂"。2.喻指科举及第。基本解释1.亦作"郄诜枝"。同"郄诜丹桂"。2.喻指科举及第。 |
郤詵桂 | 1.亦作"郄诜桂"。2.见"郄诜丹桂"。基本解释1.亦作"郄诜桂"。2.见"郄诜丹桂"。 |
閒郤 | 闲郤闲郤拼音是xiánxì,注音是基本解释空隙;间隙。指两物之间。机会;空子。隔阂;疏远。网络解释闲郤闲郤拼音是xiánxì,注音是ㄒㄧㄢˊㄒㄧˋ |
修郤 | 见“修隙”。基本解释见“修隙”。 |
過郤 | 过隙。基本解释过隙。 |
郤詵榮 | 亦作"郄诜荣"。同"郄诜丹桂"。基本解释亦作"郄诜荣"。同"郄诜丹桂"。 |
白駒過郤 | 1.亦作"白驹过隙"。2.谓日影如白色的骏马飞快地驰过缝隙。形容时间过得极快。基本解释1.亦作"白驹过隙"。2.谓日影如白色的骏马飞快地驰过缝隙。形容时间过得极快。 |
前郤 | 以前的嫌隙。基本解释以前的嫌隙。 |
郤桂 | 1.亦作"郄桂"。2.见"郄诜丹桂"。基本解释1.亦作"郄桂"。2.见"郄诜丹桂"。 |
郤穴 | 1.亦作"郄穴"。2.孔穴。3.中医针灸名词。指体内气血聚会于空隙处的重要穴位。见晋皇甫谧《针灸甲乙经》卷三。基本解释1.亦作"郄穴"。2.孔穴。3.中医针灸名词。指体内气血聚会于空隙处的重要穴位。见 |
郤詵第 | 见"郄诜高第"。基本解释见"郄诜高第"。 |
三郤 | 三郤三郤是春秋中期晋国出现的一个权臣集团,主要由郤锜、郤犨、郤至三人构建。三人皆晋国郤氏家族成员,时人称之三郤,又作三郄。三人皆有才干,为政要职,且关系密切协调,可谓同生共死。基本解释春秋·晋大夫却锜 |
七郤八手 | |
批郤导窽 |
本站内容全部是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,仅供学习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Copyright © 2025 狗狗查 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7636号-6 联系QQ:8651697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