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棄繻郎 | 弃繻生。郎,对少年的通称。基本解释弃繻生。郎,对少年的通称。 |
棄繻 | 《汉书.终军传》:"初,军从济南当诣博士,步入关,关吏予军繻。军问:'以此何为?'吏曰:'为复传,还当以合符。'军曰:'大丈夫西游,终不复传还。'弃繻而去。"繻,帛边。书帛裂而分之,合为符信,作为出入 |
關繻 | 出入关隘的帛制凭证。语本《汉书.终军传》:"军从济南当诣博士﹐步入关﹐关吏予军繻。"颜师古注引苏林曰:"繻﹐帛边也。旧关出入皆以传。传烦﹐因裂繻头合以为符信也。"基本解释出入关隘的帛制凭证。语本《汉书 |
棄繻關 | 1.汉终军入潼关,弃繻,后因以"弃繻关"指潼关。基本解释1.汉终军入潼关,弃繻,后因以"弃繻关"指潼关。 |
絁繻 | 絁繻shīxūㄕㄧㄒㄩ絁繻粗质彩帛。《宋史·后妃传上·真宗刘皇后》:“﹝太后﹞常服絁繻练裙。”基本解释粗质彩帛。网络解释絁繻shīxūㄕㄧㄒㄩ絁繻粗质彩帛。《宋史·后妃传上·真宗刘皇后》:“﹝太后﹞常 |
棄繻生 | 1.指汉终军。后泛指年少立大志之人。基本解释1.指汉终军。后泛指年少立大志之人。 |
棄繻者 | 1.弃繻生。基本解释1.弃繻生。 |
繻紲 | 捉拿﹑绑缚。基本解释捉拿﹑绑缚。 |
度关繻 | 度关繻[dùguānxū]⒈古时出入关卡的凭证,裂帛为之,合以为符信。典出《汉书·终军传》:“初,军从济南当诣博士,步入关,关吏予军繻。军问:'以此何为?'吏曰:'为复传,还当以合符。'军曰: |
符繻 | 符繻(符?)[fúxū]⒈分裂繻帛而成的符传。古代出入关卡时作为凭证。引证解释⒈分裂繻帛而成的符传。古代出入关卡时作为凭证。引《后汉书·郭丹传》:“后从师长安,买符入函谷关。”李贤注:“符即繻 |
弃繻生 | |
弃繻关 | |
弃繻年 | |
弃繻郎 | |
弃繻 | |
弃繻者 | |
契繻 | |
繻券 | 繻券(?券)[xūquàn]⒈古代作通行证用的符帛。引证解释⒈古代作通行证用的符帛。引明张凤翼《红拂记·太原王气》:“我素有大志,见天下将乱,昔广蓄貲财,规造繻券,或龙战二三十载,意欲建少功业 |
繻绁 | 繻绁[xūxiè]⒈捉拿、绑缚。引证解释⒈捉拿、绑缚。引《平山冷燕》第五回:“若为臣妾一小女而繻紲廷臣,榜挞下士,是为诗文小爱而伤国家之大体也。” |
裂繻 | 裂繻(裂?)[lièxū]⒈汉制,裂缯帛为符信,凭以出入关隘。引证解释⒈汉制,裂缯帛为符信,凭以出入关隘。引《汉书·终军传》:“关吏予军繻。”颜师古注:“张晏曰:‘繻,音须。繻,符也。书帛裂而 |
合繻 | 合繻(合?)[héxū]⒈验证帛符。繻,汉代出入关隘的帛制凭证。引证解释⒈验证帛符。繻,汉代出入关隘的帛制凭证。引唐孙樵《潼关甲铭》:“吾曹将摆坚荷锻,投死地之不战,又安得与客合繻而东,合繻而 |
关繻 | 关繻[guānxū]⒈出入关隘的帛制凭证。语本《汉书·终军传》:“军从济南当诣博士,步入关,关吏予军繻。”颜师古注引苏林曰:“繻,帛边也。旧关出入皆以传。传烦,因裂繻头合以为符信也。”引证解释 |
本站内容全部是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,仅供学习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Copyright © 2025 狗狗查 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7636号-6 联系QQ:8651697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