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 | 解释 |
---|---|
灊嶽 | 灊岳即天柱山。古谓之南岳。宋苏轼《东坡》诗之六:“我有同舍郎,官居在灊岳。”基本解释1.灊山。即天柱山。古谓之南岳。网络解释灊岳即天柱山。古谓之南岳。宋苏轼《东坡》诗之六:“我有同舍郎,官居在灊岳。” |
灊岳 | 灊岳即天柱山。古谓之南岳。宋苏轼《东坡》诗之六:“我有同舍郎,官居在灊岳。”基本解释1.灊山。即天柱山。古谓之南岳。网络解释灊岳即天柱山。古谓之南岳。宋苏轼《东坡》诗之六:“我有同舍郎,官居在灊岳。” |
灊水 | 灊水【灊水】(qián一)古水名。即“潜水”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:“浮于江沱灊汉。”基本解释辞典解释灊水qiánshuǐㄑㄧㄢˊㄕㄨㄟˇ河川名。位于四川省境内。参见「渠江」条。网络解释灊水【灊水】(qi |
灊廬 | 灊庐清顾炎武《王征君潢具舟城西同楚二沙门小坐栅洪桥下》诗:“血成江汉流,骨与灊庐望。”基本解释1.灊山和庐山的并称。网络解释灊庐清顾炎武《王征君潢具舟城西同楚二沙门小坐栅洪桥下》诗:“血成江汉流,骨与 |
灊庐 | 灊庐清顾炎武《王徵君潢具舟城西同楚二沙门小坐栅洪桥下》诗:“血成江汉流,骨与灊庐望。”基本解释1.灊山和庐山的并称。网络解释灊庐清顾炎武《王徵君潢具舟城西同楚二沙门小坐栅洪桥下》诗:“血成江汉流,骨与 |
灊皖 | 灊皖qiánwǎn灊皖今安徽省潜山市的潜山。习惯上误称为两座山或三座山。据《读史方舆纪要》称:以地言之曰皖山,以峰言之曰天柱山。宋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后集·山谷上》:“余读《豫章先生传》云:‘公 |
衡灊 | 衡灊[héngqián]⒈见“衡潜”。引证解释⒈见“衡潜”。 |
本站内容全部是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,仅供学习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Copyright © 2025 狗狗查 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7636号-6 联系QQ:8651697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