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 | 解释 |
---|---|
胃疸 | 胃疸胃疸,病名。基本解释病名。中医称胃部虚热为胃疸。网络解释胃疸胃疸,病名。 |
吉丟疙疸 | 吉丢疙疸吉丢疙疸,是汉语词汇,拼音是jídiūgēdǎn,形容不平坦,不平整。基本解释见“吉丁疙疸”。网络解释吉丢疙疸吉丢疙疸,是汉语词汇,拼音是jídiūgēdǎn,形容不平坦,不平整。 |
雞皮疙疸 | 1.亦作"鸡皮疙疸"。2.参见"鸡皮疙瘩"。基本解释1.亦作"鸡皮疙疸"。2.参见"鸡皮疙瘩"。 |
這疙疸 | 这疙疸这疙疸,读音zhègēdǎn,汉语词语,基本意思为方言,指说话时的时间。基本解释1.方言。指说话时的时间。2.方言。犹言这个地方。网络解释这疙疸这疙疸,读音zhègēdǎn,汉语词语,基本意思为 |
酒疸 | 酒疸酒疸,出自《金匮要略》。因酒食不节,以致脾胃受伤,运化失常,湿浊内郁生热,湿热交蒸而成。基本解释1.病名。多因饮酒无度引起。网络解释酒疸酒疸,出自《金匮要略》。因酒食不节,以致脾胃受伤,运化失常, |
核黃疸 | 辞典解释核黄疸héhuángdǎn病名。新生婴儿体内因胆红素过高,严重黄疸,导致中枢神经胆色素沉积,引起神经细胞变性。临床症状为婴孩喂食不良、痉挛、智力障碍等现象。目前可用换血疗法及光照疗法治疗。基本 |
黃疸 | 黄疸科普中国黄疸是常见症状与体征,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。临床上表现为巩膜、黏膜、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。因巩膜含有较多的弹性硬蛋白,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,故黄疸 |
老疙疸 | 老疙疸[lǎogēdǎn]⒈方言。最小的儿女。⒉方言。旧时东北一带对乡间绑票股匪头目之称。引证解释⒈方言。最小的儿女。引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第一部十:“他又找到了杨福元,人们都叫他杨老疙疸。”⒉ |
吉丢疙疸 | 吉丢疙疸[jídiūgēdǎn]⒈见“吉丁疙疸”。引证解释⒈见“吉丁疙疸”。 |
吉丁疙疸 | 吉丁疙疸[jídīnggēdǎn]⒈亦作“吉丢疙疸”。引证解释⒈亦作“吉丢疙疸”。形容不平坦,不平整。引元无名氏《盆儿鬼》第一折:“俺是乍出外,不曾行得惯,这路途吉丁疙疸的,蚤蹅破我这脚也呵。 |
鸡皮疙疸 | 鸡皮疙疸[jīpígēdǎn]⒈亦作“鸡皮疙疸”。⒉参见“鸡皮疙瘩”。引证解释⒈亦作“鷄皮疙疸”。参见“鸡皮疙瘩”。 |
黑疸 | 黑疸[hēidǎn]⒈见“黑穗病”。引证解释⒈见“黑穗病”。 |
黄疸 | 黄疸[huángdǎn]⒈病人的皮肤、组织和某些体液的黄色色素沉着,由胆汁色素沉着引起。系由于胆汁之正常分泌和排泄发生障碍(如在某些肝病时)或红细胞破坏过多(如内出血后或各种溶血状态时)而出现 |
疙疸 | 疙疸[gēdǎn]⒈同‘疙瘩’。国语辞典疙疸[gēdǎn]⒈皮肤上突起的颗粒、肿块。亦作 「疙瘩」。引《水浒传·第五三回》:「却不是要!若跌下来,好个大疙 疸。」《西游记·第二一回》:「我爷哑 |
本站内容全部是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,仅供学习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Copyright © 2024 狗狗查 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7636号-6 联系QQ:8651697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