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 | 解释 |
---|---|
郑燮 | (1693-1765)清代书画家、诗人。字克柔,号板桥,江苏兴化人。乾隆进士。官范县、潍县知县,因得罪豪门而罢官。为“扬州八怪”之一。创“六分半书”,篆隶杂合行楷,参错纵横。画专长兰竹松石,简洁遒劲。 |
疊燮 | 叠燮叠燮是指小步貌。基本解释小步貌。辞典解释叠燮diéxièㄉㄧㄝˊㄒㄧㄝˋ小步走路的样子。《乐府诗集.卷七○.杂曲歌辞十.南朝宋.鲍照.行路难一八首之六》:「丈夫生世能几时,安能叠燮垂羽翼。」也作「 |
燮調 | 燮调读音,释义协和,调理,出处《祭右省李常侍洵。基本解释1.协和,调理。2.指宰相的政务。网络解释燮调读音ㄒㄧㄝˋㄉㄧㄠˋ,释义协和,调理,出处《祭右省李常侍洵。 |
叠燮 | 叠燮叠燮是指小步貌。基本解释辞典解释叠燮diéxièㄉㄧㄝˊㄒㄧㄝˋ小步走路的样子。《乐府诗集.卷七○.杂曲歌辞十.南朝宋.鲍照.行路难一八首之六》:「丈夫生世能几时,安能叠燮垂羽翼。」也作「蹀躞」。 |
燮理陰陽 | 【解释】燮:调和;理:治理。指大臣辅佐天子治理国事。【出处】《尚书·周官》:“立太师,太傅,太保。兹惟三公,论道经邦,燮理阴阳。”【示例】则道你~,却惜玉怜香。◎元·马致远《陈抟高卧》第四折基本解释辞 |
布燮 | 布燮[bùxiè]⒈古代南诏官名。引证解释⒈古代南诏官名。引五代何光远《鉴戒录·布燮朝》:“南蛮所都之地,号曰长和国,呼宰相为布燮。”《新唐书·南蛮传上·南诏》:“﹝南詔﹞官曰坦绰、曰布燮、曰 |
参燮 | 参燮[cānxiè]⒈协理。引证解释⒈协理。引《隋书·苏威传》:“国之寳器,其在得贤,参燮台阶,具瞻斯允。” |
迭燮 | 迭燮[diéxiè]⒈小步貌。 |
燮伐 | |
燮和之任 | |
燮谐 | |
燮理阴阳 | |
燮调 | |
燮燮 | |
燮定 | |
燮赞 | |
燮和 | |
燮理 | |
燮务 | |
燮友 | |
贴燮 | |
调燮 | 调燮[diàoxiè]⒈犹言调和阴阳。古谓宰相能调和阴阳,治理国事,故以称宰相。⒉调养;调理。引证解释⒈犹言调和阴阳。古谓宰相能调和阴阳,治理国事,故以称宰相。引唐颜舒《刻漏赋》:“罢衣裳之颠 |
毗燮 |
本站内容全部是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,仅供学习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Copyright © 2025 狗狗查 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7636号-6 联系QQ:8651697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