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冉魏 | 冉魏冉魏(350年—352年):十六国时期汉人冉闵所建政权。350年,冉闵趁后赵政局混乱之时杀死后赵君主石鉴,夺取后赵政权并称帝,定都邺(今河南安阳北),国号魏,史称冉魏。352年,冉闵被前燕君主慕容 |
顏冉 | 颜冉颜冉,出自《论语·先进》,是颜回、冉耕的并称,二人均为孔子弟子,皆以德行著称。基本解释颜回﹑冉耕的并称。二人均为孔子弟子﹐皆以德行着称。网络解释颜冉颜冉,出自《论语·先进》,是颜回、冉耕的并称,二 |
冉冉纏纏 | 冉冉缠缠rǎnrǎnchánchán犹慢慢腾腾。清悟书《齐景公待孔子》:“老夫子领著徒弟收拾著走,你看他冉冉缠缠上了正南。”基本解释犹慢慢腾腾。网络解释冉冉缠缠rǎnrǎnchánchán犹慢慢腾腾。 |
冉遺 | 冉遗冉遗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怪鱼。《山海经》:英鞮之山,涴水出焉,而北流注于陵羊之泽。是多冉遗之鱼,鱼身蛇首六足,其目如马耳,食之使人不眯,可以御凶。它是鱼的身体,蛇的头,六只脚。据说吃了它可以防御 |
冉顏 | 冉颜冉颜:汉语词语冉颜:古装悬疑剧《大唐女法医》中的女主角冉颜(汉语词语)冉颜,读音rǎnyán,汉语词语,指春秋时冉耕和颜回的合称。基本解释春秋时冉耕和颜回的合称。二人皆孔子弟子,以德行着称。网络解 |
漸冉 | 渐冉渐冉,汉语词语,拼音:jiànrǎn意思是渐冉(渐冉):逐渐;渐渐过去。基本解释1.亦作"渐苒"。2.逐渐;渐渐过去。网络解释渐冉渐冉,汉语词语,拼音:jiànrǎn意思是渐冉(渐冉):逐渐;渐渐 |
冉冉趨 | 冉冉趋冉冉趋(冉冉趋),rǎnrǎnqū,《玉台新咏·日出东南隅行》。基本解释《玉台新咏.日出东南隅行》:"盈盈公府步,冉冉府中趋。"后以"冉冉趋"指仕宦为政。网络解释冉冉趋冉冉趋(冉冉趋),rǎnr |
冉顔 | 冉颜冉颜:汉语词语冉颜:古装悬疑剧《大唐女法医》中的女主角冉颜(汉语词语)冉颜,读音rǎnyán,汉语词语,指春秋时冉耕和颜回的合称。基本解释春秋时冉耕和颜回的合称。二人皆孔子弟子,以德行着称。网络解 |
顔冉 | 颜冉颜冉,出自《论语·先进》,是颜回、冉耕的并称,二人均为孔子弟子,皆以德行著称。基本解释颜回﹑冉耕的并称。二人均为孔子弟子﹐皆以德行着称。网络解释颜冉颜冉,出自《论语·先进》,是颜回、冉耕的并称,二 |
黯冉 | 黯冉昏暗下垂。明王世贞《歌赠张季子》:“天云黯冉凝不动,窈窕梁尘俱倒飞。”基本解释昏暗下垂。网络解释黯冉昏暗下垂。明王世贞《歌赠张季子》:“天云黯冉凝不动,窈窕梁尘俱倒飞。” |
冉冉 | 冉冉[rǎnrǎn]⒈渐进地。例盈盈公府步,冉冉府中趋。——古乐府《陌上桑》英gradually;⒉慢慢地。例冉冉上升。英slowly;⒊柔软下垂的样子。例柔条纷冉冉,落叶何翩翩。——曹植《美 |
冉求 | 冉求冉求(前522年-?年),字子有,通称“冉有”,尊称“冉子”,鲁国(今山东省菏泽市冉贤集)人。周文王第十子冉季载的嫡裔。春秋末年著名学者、孔子门徒。孔门七十二贤之一,受儒教祭祀。以政事见称。多才多 |
晻冉 | 晻冉[ǎnrǎn]⒈迅速消逝。引证解释⒈迅速消逝。引清黄景仁《和容甫》之三:“盛时忽晻冉,逝矣摧肝肠。” |
淹冉 | |
颜冉 | |
掩冉 | |
奄冉 | |
范冉 | 范冉(範冉)[fànrǎn]⒈字史云,东汉陈留人。曾师事马融,通五经。桓帝时为莱芜长,遭母忧,不就。性狷急,常佩韦以自缓。罹党锢之祸,遁迹梁沛间,卖卜为生,清贫自守,时或粮绝,穷居自若。闾里歌 |
冉駹 | |
冉季 | |
冉遗 | |
冉冉缠缠 | |
冉冉悠悠 | |
冉耕之疾 | |
冉颜 | |
冉弱 | |
冉冉趋 | |
渐冉 | 渐冉[jiànrǎn]⒈亦作“渐苒”。⒉逐渐;渐渐过去。引证解释⒈亦作“渐苒”。逐渐;渐渐过去。引汉张衡《思玄赋》:“恐渐冉而无成兮,留则蔽而不彰。”《三国志·蜀志·后主传》:“干运犯冒,渐苒 |
昏冉冉 | 昏冉冉[hūnrǎnrǎn]⒈渐渐昏暗貌。引证解释⒈渐渐昏暗貌。引明贾仲名《对玉梳》第二折:“结人愁怀的碧天边,昏冉冉云轻布。” |
本站内容全部是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,仅供学习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Copyright © 2025 狗狗查 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7636号-6 联系QQ:8651697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