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 | 解释 |
---|---|
縞衣綦巾 | 缟衣綦巾缟衣綦巾释义:白绢上衣与浅绿色围裙。古时女子所服。基本解释1.白绢上衣与浅绿色围裙。古时女子所服。网络解释缟衣綦巾缟衣綦巾释义:白绢上衣与浅绿色围裙。古时女子所服。 |
綦跡 | 綦迹綦迹是一个汉语词语,读音是qíjì,指足迹;踪迹。基本解释1.亦作"綦迹"。亦作"綦迹"。2.足迹;踪迹。网络解释綦迹綦迹是一个汉语词语,读音是qíjì,指足迹;踪迹。 |
棕綦 | 棕鞋。綦,鞋带,借指鞋。基本解释棕鞋。綦,鞋带,借指鞋。 |
五綦 | 五綦五綦是一个词语,汉语拼音:wǔqí,释义:谓目、耳、口、鼻、心五者各极其情。基本解释谓目、耳、口、鼻、心五者各极其情。网络解释五綦五綦是一个词语,汉语拼音:wǔqí,释义:谓目、耳、口、鼻、心五者 |
綦繡 | 綦绣綦绣,拼音qíxiù,是汉语词语,是指斜纹的彩色丝织色。基本解释1.斜纹的彩色丝织色。网络解释綦绣綦绣,拼音qíxiù,是汉语词语,是指斜纹的彩色丝织色。 |
椶綦 | 椶綦綦,鞋带,借指鞋。宋梅尧臣《元政上人游终南》诗:“环锡恣探胜,椶綦方践陆。”基本解释棕鞋。綦,鞋带,借指鞋。网络解释椶綦綦,鞋带,借指鞋。宋梅尧臣《元政上人游终南》诗:“环锡恣探胜,椶綦方践陆。” |
綦重 | 辞典解释綦重qízhòng非常重要、极为重要。如:「责任綦重」。近义词极重基本解释辞典解释綦重qízhòngㄑㄧˊㄓㄨㄥˋ非常重要、极为重要。如:「责任綦重」。近义词极重 |
綦谿 | 1.犹言极深。基本解释1.犹言极深。 |
缟衣綦巾 | 缟衣綦巾缟衣綦巾释义:白绢上衣与浅绿色围裙。古时女子所服。基本解释1.白绢上衣与浅绿色围裙。古时女子所服。网络解释缟衣綦巾缟衣綦巾释义:白绢上衣与浅绿色围裙。古时女子所服。 |
缟綦 | 缟綦释义:“缟衣綦巾”之省。白绢上衣与浅绿色围裙。古时女子所服。示例:明·钱谦益《尚司少卿宝袁可立妻宋氏加封宜人制》:“服兹翟茀之荣,益念缟綦之素。”清赵翼《偶得》诗:“少年贫作客,缟綦且抛弃。”参见 |
步綦 | 步綦[bùqí]⒈鞋带。借指鞋。引证解释⒈鞋带。借指鞋。引唐孙逖《同和咏楼前海石榴》之一:“旧緑香行盖,新红洒步綦。” |
綦組 | 綦组綦组是一个汉语词语,拼音是qízǔ,意思是杂色丝带;谓组织文辞。基本解释1.杂色丝带。2.谓组织文辞。网络解释綦组綦组是一个汉语词语,拼音是qízǔ,意思是杂色丝带;谓组织文辞。 |
綦轍 | 綦辙綦辙,读音为qízhé,是一个汉语词语,意思是足迹和车轮辗过的痕迹。比喻前辈的遗泽。基本解释1.足迹和车轮辗过的痕迹。比喻前辈的遗泽。网络解释綦辙綦辙,读音为qízhé,是一个汉语词语,意思是足迹 |
綦蹟 | 綦迹綦迹是一个汉语词语,读音是qíjì,指足迹;踪迹。基本解释1.亦作"綦迹"。亦作"綦迹"。2.足迹;踪迹。网络解释綦迹綦迹是一个汉语词语,读音是qíjì,指足迹;踪迹。 |
綦縞 | 綦缟綦缟是一个汉语词语,读音是qíɡǎo,出自《诗.郑风.出其东门》。基本解释《诗.郑风.出其东门》:"缟衣綦巾,聊乐我员。"后因以"綦缟"指平民妇女之服装,亦借指穿"綦缟"之平民妇女。网络解释綦缟綦 |
綦谿利跂 | 辞典解释綦谿利跂qíxīlìqí綦谿,极深。利跂,离跂,离世独立。綦谿利跂指故作高深状,思想、行为与群众差异极大。《荀子.非十二子》:「忍情性,綦谿利跂,苟以分异人为高,不足以合大众,明大分。」基本解 |
綦缟 | |
綦弁 | |
綦溪利跂 | |
綦迹 | |
綦组 | |
綦巾 | |
綦卫 | |
綦母 | |
綦溪 | |
綦辙 | |
綦连 | |
綦绣 | |
綦公 | |
綦会 |
本站内容全部是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,仅供学习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Copyright © 2025 狗狗查 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7636号-6 联系QQ:86516977